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委员风采

【委员风采】辅绍云:带领嘉定气象人攻坚克难,首创“嘉定方案”,获国家级表彰

发布时间:2024-05-30

ea47d4fec6ac456883db1fd89a6627cb.jpg

不久前,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公布,嘉定区气象局榜上有名,荣获“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称号,这是上海获此殊荣的唯一一家区局。区政协委员、人资环委副主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辅绍云带领区气象局干群立足区域特色,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攻坚克难,开创了普查成果应用的“嘉定方案”。

精心统筹组织,提升普查工作效能。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的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首次开展自然灾害普查,无经验模板可循,所有工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气象灾害普查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涉及灾种广。作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辅绍云牵头组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专班,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气象灾害普查工作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并编写本区普查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确保普查工作推进有力有序有效。

强化技术支撑,破解普查区域难题。嘉定人口多,建筑密集,又地处中纬度和海陆过渡带,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突出,面对本区气象灾害致灾机理及影响特征复杂的难题,辅绍云带领普查专班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根据嘉定区域特点改进了包括致灾危险性指标及评估技术等在内的4项气象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编制形成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技术规范,为开展本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严把质量管理,确保数据全面合格。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调查数据的完整、规范尤为重要,是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重要基础。面对调查阶段数据一致性和连续性差的问题,辅绍云带领普查专班制定了数据质检方案,规范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调查数据成果与汇交各环节,采取人工质检和系统质检齐头并进的措施,确保数据可靠可用。在评估区划阶段,县(区)域尺度气象风险区划的精准度要求高,风险评估区划图件存在基础地图坐标系、高程基准、投影方式、格网等级等方面问题,需要气象站点、模式再分析、遥感等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订正,嘉定区气象局严把内部质量跟踪校准关,最终实现调查数据与评估图件质检通过率100%。

创新成果应用,服务嘉定精细化管理。普查数据取之于基层,用之于基层。如何做到“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围绕嘉定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等实际工作需求,探索形成具有嘉定地域特点和气象行业特色的普查成果实践应用,便是一个放在气象人面前亟待解决的挑战。辅绍云带领普查专班,提出聚焦嘉定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创新思路,以普查成果赋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并将其纳入嘉定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及时高效地将危险性提示信息推送至基层相关部门,实现对决策气象服务的优化提升,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几年来,身为区政协委员,辅绍云一直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他积极参政议政,关心嘉定经济社会发展,先后提交了“关于提升大气环境生态协同观测能力,科学赋能我区‘双碳’目标实现的建议”“完善科学化、标准化的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等提案,受到办理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