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全会专题

全会专题

齐心谋发展 奋进新征程——区政协委员热议区政府工作报告(二)

发布时间:2025-01-09 来源:上海嘉定

d539a825982b4db5913eb5aafe2138e4.jpg

沈杰(中共):报告提出“深化推进‘网格+’机制,健全基层网格‘多格合一’治理模式。区政协也将“推动网格化履职,促进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 作为 2025年重要改革创新事项,这是对全区推动条块结合、组织融合、资源整合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更好地实现增强主动发现、快速响应、高效协同解决问题的工作实效。政协委员将在新的一年工作中找准定位、积蓄准备,努力为嘉定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贡献履职力量。


何冬英(民进):新的一年是我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年,期盼区政协常委会带领全体委员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度创新改革、政策系统集成、营商环境改善等重点领域贡献更多智慧。


施晓青(农工党):建议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要从根本上解决诸如管网更新、消防设施完善等安全和功能性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小区整体环境的提升,合理规划停车位、绿化空间、休闲设施等。


刘朝晖(农工党):报告为我们坚定了信心。我将积极关注本区卫生领域、交通领域的堵点、难点问题,积极履职尽责。


郭晓燕(致公党):2024年实地调研了各个街镇的邻里中心,发现资源下沉邻里中心受到群众欢迎。希望未来在活动频次和活动拓展方面有所提升,回应群众期待,满足群众需求。


童生辉(致公党):嘉定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建议进一步拓宽互联网销售渠道,采用田间地头直播等方式,为嘉定本地农产品销售插上翅膀。


许  维(无党派):区政府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高度重视,为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顾磊敏(共青团):作为一名共青团界别委员,我将聚焦党政所需、青年所盼,凝聚界别合力精心谋划并推出一系列彰显嘉定特色、服务青年发展的优质举措和项目。


丁  青(总工会):建议要帮助更多落户嘉定的外企走进民营企业,推动企业间合作,为本地存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张宇轩(青联):作为一名律师政协委员,我将深入研究典型案例,为精准化解矛盾提供专业支撑,让“三所联动” 机制更高效地处理社会矛盾。


陈  萍(工商联):产业链布局需要差异化竞争,数字化企业在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建议本区政府能与高校合作,培养高端产业的头部人才、专业人才。


潘富杰(工商联):建议本区能找准城市产业定位,利用好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展源头招商,不断完善产业生态群。


周  嘉(文艺界):作为文艺界委员,将要围绕如何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积极调研、建言献计。


徐征伟(文艺界):报告提到的平安嘉定建设,让我深有感触,建议进一步加强跟进相关提案后续落地情况。


何朝军(科技界):政府工作报告成绩斐然,作为企业来说,在大经济环境背景下,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准发展新赛道,政策应延续。


余  晨(科技界):作为委员要不断强化责任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曾志男(科技界):作为一名科技界的政协委员,我将聚焦科技创新政策落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解决成果转化难题,为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


徐  健(社科界):建议在关注规上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要开展因地制宜的营商环境调研,重视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


陶  庆(社科界):建议推进数字孪生医院互通工作,实现检测数据互认,提高医疗服务便利群众的效率和质量。


陆  凤(经济界):2025年,建议要立足市区两级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交通先导牵引功能提升,继续深化全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市域北部骨干路网前期方案研究,加快推动嘉定快线、轨交14号线西延伸等项目谋划落地,畅通嘉定新城与主城区快速交通联系,有力发挥“同主城区”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开路先锋”。


宗志坚(经济界):报告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作为一名来自国资系统的新委员,我将积极助推“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徐明华(经济界):建议推动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李  俊(经济界):2024年嘉定在集成电路方面申请了国际海关机构的认证,对于加快通关速度有很大帮助。建议在2025年对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工作,做好政策宣传解读。


唐  迪(经济界):建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同时,行业协会也要发挥桥梁作用,共同应对行业挑战。


康允升(经济界):2025年我将继续聚焦北虹桥板块,持续聚焦时尚文化产业,深入调研,夯实提案质量,为嘉定的时尚文化产业提升继续建言献策。


沈  飚(农业界):作为农业战线的政协委员,我将在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价值”上做文章,在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在农村集体经济“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努力探索农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有效模式和典型样板,为国际大都市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新路径作出嘉定贡献。


汪  彬(农业界):建议要着力推进农村住房更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进一步推进产品区块链工作,让群众吃得健康、买得放心。


贾玉海(农业界):这几年嘉定农业品牌发展成效显著,建议联动相关单位开展农产品“合伙推荐”,设立水果售卖点位,进一步宣传嘉定农产品,让群众了解嘉定农产品。


顾凤君(农业界):嘉定的农产品接上区块链追溯,安全品质有保障。我将带领团队继续在农业领域深耕,打造“花园式”农场。


王  怡(教育界):报告提到,重点产业急需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职业教育一员,我要做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的衔接,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袁亚萍(教育界):报告内容数据详实具体。建议进一步关注“一老一小”即老年人及儿童群体的生活质量提升,服务要更加精细,施策要更加精准。


顾敏敏(教育界):报告给我很多启发。建议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双新”背景下,促进学校核心素养提升。


陈  旭(体育界):作为一名体育界别的政协委员,建议应当加强政策支持与落实,丰富消费场景,将体育和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引进与交流。


朱建忠(医卫界):我将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持续加大医保政策的宣传,做惠民政策的执行者,不断优化便民服务举措;邀请政协委员作为行业监督员,守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祝义军(医卫界):2025年,我要牢记职责使命,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黄  莺(少数民族界):我区发展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为少数民族融入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我将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积极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社区治理,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


姜小静(特邀):过去一年,我区项目引进有速度、改革有力度、民生有温度。建议全区层面要用好嘉定文旅的金字招牌,在推动商旅文体融合方面继续创新探索。


熊嘉玮(特邀):我担任嘉定区政协委员已经九年,今年特意提前一天实地打卡了7处嘉定的文化地标,看到嘉定有了新的改变和发展,充分感受到了嘉定深厚的文化底蕴,把人民城市理念贯彻落实到城市发展全过程,谱写好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


许琦星(特邀):报告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主题鲜明,目标措施具体,内容详实,表述实事求是,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报告多次提到“聚能小镇”,为徐行镇未来产业发展擘画了“核爆点”,我们备受鼓舞。


张杨辉(特邀):新的一年里,真新街道工作站将紧跟区政协步伐,发挥属地优势,让协商从“金点子”变成“金钥匙”;让监督从“得力助手”变成“有效抓手”;继续推动委员下沉社区、下沉商圈、下沉网格,让服务有“温度”更有“效度”。


[打印文章] [收藏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