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充分发挥本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作用的建议
区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走向世界前列,实现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规划,嘉定被定位为“市郊唯一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区委、区政府为了更好地激发地区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优化全区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提出了加快本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要求。
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是创新引领创业的重要基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进的驿站,影响着嘉定这座现代化新型城市的活力和未来。充分发挥本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积极作用,将对推动嘉定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为此,社法委结合在调研中受到的一些启发,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本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近年来,本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初步形成了“政府激励创新创业,社会支持创新创业,劳动者勇于创新创业”的新机制。
(一)本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是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区上下联动、横向整合,构建了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网络。目前已指导扶持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5家,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家,创业见习基地50多家。二是创新创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部门充分发挥利用“上海创业公共服务信息网”“上海中小企业服务互动平台”等网络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依托移动互联服务平台,加强创新创业信息发布、在线咨询指导等服务,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增添活力。三是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从区人社部门近一年多来的统计情况来看,累计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组织850多个,带动就业近4000余人,完成创业能力提升教育培训2000余人,扶持青年大学生创业300余人。
(二)本区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不断调整
近年来,本区在全面落实国家、本市创新创业政策基础上,不断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新形势,多次调整完善了创新创业扶持政策,重点围绕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资金、场地、服务和人才方面的支持以及带动就业等方面,帮扶引领创新创业组织生存、发展、壮大;重点支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科技创新创业、青年大学生及具有专业特长的劳动者创新创业;重点探索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创业者激励保障、社会创业服务成果购买;重点研究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和新办小微企业等工商注册,金融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业、用工、培训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为全区创新创业营造更加宽松、更加理想、更具优势的政策环境。
(三)本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区、镇两级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机制。二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改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重点探索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培育精细化、精准化服务。依托本区孵化基地的发展,扶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环境。三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服务。近年来,在本区涌现了“新微创源”“创客客栈”“智地”“中广”等一大批致力于创业孵化、天使投资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并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性创新创业服务也不断发展,“嘉定创新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企业专家咨询团”等公益组织,积极发挥专家导师力量,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同时,本区部分高职高校主动引导成立创业者协会、大学生创业社团等,加强创新创业交流和资源对接。
二、本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招商引资”的观念难以改变,创新创业服务还未充分意识
当前,随着本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往依靠优惠政策为主的招商引资优势正在改变,要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业型城区,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四新”经济,离不开对各类创新创业组织的培育,需要克服和改变传统的观念,认识创新创业服务的重要性。环境氛围就是“气候”,创新创业组织就是“候鸟”,只有主动增强创新创业服务意识,努力创造更加宽松、更加理想、更具优势的创新创业政策服务环境,才能更好地培育、扶持、服务各类创新创业组织,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社会新的发展。
(二)“政府、社会、市场”的整体协同服务效应还未积极发挥
政府职能部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社会创新创业服务组织的资源整合和功能发挥有待加强;区镇联动、社会各界支持的协同服务整体合力还显不够;政府在创新创业社会化服务购买方面的投入还有待加大;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促进创新创业的服务机制还未完善健全
结合对部分创新创业者需求的调研结果来看,本区在发挥创新创业服务机制作用方面尚显不够,还有进一步突破的空间,特别是在满足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解决其创新创业困难方面,还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更具吸引力的服务机制。同时,各部门在创新创业服务机制的健全,服务平台功能的发挥,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等方面,与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业型城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作用的建议
(一)强化为创新创业服务的意识,树立主体责任担当
改变政府传统的“招商引资”观念,主动增强创新创业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落实以政府激励创新创业为主的社会责任体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功能定位,以政策和服务为突破口,不断健全创新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加大政府在创新创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购买力度;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积极作用,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全力破解创新创业组织发展的瓶颈,并强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引领作用,不断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逐步构建创新创业引领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就业的新模式。
(二)营造创新创业服务氛围,实现整体协同效应
依托区、镇、村“三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社会创新创业服务组织的资源整合和功能发挥,凝聚“政府、社会、市场”的整体协同服务合力。加大创新创业政策和服务的宣传力度,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倡导优质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宣扬创新创业成功典型,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关心、了解创新创业,进而参与、投身创新创业,不断营造“政府激励创新创业,社会支持创新创业,能人竞相创新创业”的生动局面。
(三)加大创新创业服务的扶持力度,发挥服务功能群体优势
以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业型城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环境的改善。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行政管理、解决融资瓶颈、提供优质服务、给予资金补贴、鼓励带动就业等扶持政策。努力发挥区、镇、村“三级”创新创业服务功能群体优势,推进创业见习、创业培训和创业孵化三大基地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指导专业化水平。聚集发挥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社会服务机构、公益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群体优势,充分发挥创业“苗圃”“孵化器”和创业孵化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以及天使投资基金的导向作用,积极培育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不断挖掘各领域、各类群体的创新创业潜能,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助推本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政协上海市嘉定区委员会
2016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