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打造全区驿动空间
随着“共享”一词被写进十三五规划,原本试探前行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行业热度陡增,与该行业具备不同相关性的市场参与者纷纷入局。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被看作是对现有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效补充。
在我区大力发展电动车分时租赁,不断完善全区驿动空间是有现实意义的。这种有效的出行方式介于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之间,是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出现的新型汽车租赁服务,采用多人分时共享、按需租赁、随借随还、全程自助模式,具有经济便利、科技智能、节能环保等特点。据统计,我国每辆汽车日均驾驶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90%以上的汽车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在分时租赁模式下,可以整合城市中闲置的汽车资源,电动汽车使用率可提高2-3倍,实现多人共用一辆汽车,从而减少路面上汽车数量,减少对城市空间的占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大幅“退坡”的临近,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入关键期。与传统汽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虽然既经济又环保,但使用上的不便,尤其是续航里程的限制,让其很难成为现今汽车消费的主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时租赁作为城市内部“短途、短距离”交通出行的解决方式,基本解决了日均50公里以下的短途行车需求,巧妙地规避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短板。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产业的前景广阔,以我区的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的EVCard电动车租赁项目为例,租赁方式是分时租赁,有荣威e50、奇瑞EQ、宝马芝诺等车型选择,租赁费用为B级车1元/分钟,A级车0.5元/分钟,还兼有日租和长期租赁套餐。用户只需通过APP租车应用软件,即可实现自助式预约、租车、还车和支付。
尽管EVCard项目正在日趋成熟,但是目前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存在诸如充电基站少,覆盖面窄,资本运作不充分,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通过调研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目前EVCARD热点南北分布不均匀,在安亭、南翔、江桥已基本实现了机关、商圈、医院、学校的全覆盖,而在华亭、徐行则只有机关里有站点。建议政府可以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纳入区交通发展规划,结合现有区内公交系统和线路站点,将二者有机结合,使电动汽车停车网点及充电网点均匀覆盖,充分调动和衔接二个交通系统,使居民在使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时更加便利。
二、给予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一定的补贴或税收优惠,进一步降低居民使用成本,促进居民积极主动使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逐步取代私家车出行,缓解交通压力和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三、围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大力发展周边相关产业。从资本结构上来看,目前我区发展电动车分时租赁的主体还是国有资金“供血制”,长此以往很难形成有效的供血机制,不利于电动车租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参与运作和管理。另一方面对相关配套产业施行优惠的招商政策,在区内招商引资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如电动汽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充电站厂商、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废旧电池回收企业等,通过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体系,打造和带动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交通全产业链。
四、选择有条件和基础的镇,重点扶持发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及电动车产业,如依托安亭镇已有的汽车产业,依托江桥镇临近虹桥商务区的位置优势,重点发展普及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建立典型,积累经验,为向全区以及市区推广,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五、丰富电动汽车租赁APP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感。还是以EVCard为例,其APP功能简单,只有租车还车等基本功能。应该开拓创新,增加诸如顺风车,道路救援,车况反馈等实用功能,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更好的推动电动汽车租赁业务。
六、解决分时租赁停车位共享问题,参照目前海外分时租赁汽车停车系统经验,通过建立共享停车服务平台,在APP中可以做到停车位提前预定,真正做到以新能源分时租赁汽车停车优先,其他时间社会车辆共享的停车服务体系,达到与目前分时租赁自行车(摩拜单车,ofo等)一样的停车方便程度。
在国外已经有分时租赁项目开始盈利,证明汽车共享经济是可行的,那么在我区实现盈利也只是一个相对时间相对模式的问题。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在出行成本、灵活性、便捷性及通行效率上拥有较大优势。相信随着我区居民消费升级以及对出行质量要求的提升,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定位为城市公交系统有效补充,打造我区完美驿动空间将有望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提案人:民革嘉定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