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 提案工作

提案工作

关于优化上海孔子文化节庆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6-06-15 来源:上海嘉定

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现代城市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区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效挖掘、保护和利用辖区丰厚历史人文资源,自2008年起已连续7年成功举办上海孔子文化节,内容包括祭孔仪式、儒家思想讲座、琴棋书画展示、民俗表演、睦邻风情、商贸活动等,使市民和游客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感受嘉定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应该说,举办上海孔子文化节对丰富我区旅游节庆活动和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看到在新形势下,上海孔子文化节在举办机制和功能定位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制不尽完善,举办模式有待优化。2011年及以后的上海孔子文化节由区旅游局牵头,区文广局、区绿容局和嘉定镇街道共同举办,从当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来看,活动主办的规格稍低。此外,上海孔子文化节是旅游节庆活动,但从内涵上看更是一个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展示的平台,以此观之,由文化部门牵头举办孔子文化节可能是更好地选择。

二是政府投入较少,社会知名度还不高。上海孔子文化节每年举办周期较短,政府资金投入也较少。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与市民的互动性也较小,活动的影响力不足,仅有节点性媒体报道而没有年内连续性关注。近年来,上海孔子文化节仅仅作为区级旅游节庆活动项目,社会知名度不高,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把研究孔子和儒学的意义提升到“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讲话反映出中国领导人以精神文化理念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决心。我区所提倡“教化之城、礼乐嘉定”的理念与之是相吻合的,为我们打造“上海孔子文化节”品牌,弘扬优秀儒学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进一步办好上海孔子文化节,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优化活动举办机制,突出专业化和社会化

一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建议调整上海孔子文化节庆活动组委会,今后由区政府落实文化部门牵头主办,区旅游局、区绿容局、区教育局等部门和中心城区所在地协办。二是借鉴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弘扬儒家文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精心策划上海孔子文化系列活动,适当淡化其节庆性和时点性,增强其年度性和日常性,与时俱进、仿古融今地推出一些活动项目,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孔子文化系列活动。三是遴选和合作专业性强、政府认可的社会机构。联合上海市书协、美协、嘉定区文联、陆俨少艺术院等协会组织,深化与孔子专业委员会、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等社会组织的合作,激发社会专业机构参与的积极性。

2、着力弘扬传统文化,突出普及性和公益性

一是聚焦弘扬传统文化。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实现跨越时代的经典传承,包括礼乐文化、传世家训、师道传承、经典诵读等。建议每年推出的精髓文化展示项目集中安排在9月份,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则可均衡安排在全年各个季节。二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突出孔子文化系列活动的公益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鼓励社会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到活动之中,通过成人礼、开笔礼等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增强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觉。

3、注重发挥载体功能,突出宣传力和促进力

一是推动传统文化和教育培训相结合。要大力发展国学教育,孔子文化节主办方要联合教育部门和社会专业机构,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推广孔庙国学公益课堂,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等项目,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让国学精粹深入人心,让大家感受到经典文化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巨大感召力。二是促进传统文化和商业旅游相结合。嘉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文化产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教化嘉定当然的选择。上海孔子文化节不仅是交流展示的盛会,也是宣传推介的平台。要从游、赏、娱、食、购等方面精心设计文化旅游体验项目,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三是促进传统文化和文明创城相结合。在传承文化、礼乐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活动主办方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和协同,推进传统文化美德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并通过评选、表彰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更好地服务于全区创城工作。

 

提案人:致公党嘉定区委

2015年1月20日

[打印文章] [收藏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