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文明殡葬的几点建议
随着嘉定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逐步取消自然村,合并成现代化小区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具有浓厚殡葬民俗的当地人来说,对家人过世后的处置却极为棘手。因农村宅基地被置换、征用后,家属与死者的告别仪式一般都在区殡仪馆草草举行,主要原因是:一是没有足够的场地与设施。一般的社区,或者乡镇一级的社区都没有这个功能,大多数社区只能提供给死者家属一个聚餐的地点。二是干扰居民并存有安全隐患。进行悼念活动时,会干扰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也给社区防火安全还来不良影响。三是公益性墓地少且价格高。每年清明或冬至节气,交通拥堵、秩序混乱,且墓地的价格涨幅较大,市民不堪重负。为此建议:
1、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利用闲置土地或用农民置换出来的土地,由各个社区(村)或由若干社区(村)共同建造几个小型的告别厅,供家属朋友使用。
2、在地域选择上,可选择小区附近较为偏僻,又离市民自办酒席场所不远的区域,即防止告别仪式的扰民现象,也方便告别仪式后亲属的聚餐。
3、完善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公墓、殡仪服务站等殡葬设施的数量及配套设施、合理规划布局。
4、引导市民文明祭祀,并建议以农村社区(新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一批小型的公益性墓地,依据《殡葬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进行完善,以达到抑制墓地价格,方便市民就近祭祀,减少交通等方面的压力。
(孙铭 民进嘉定华亭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