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委员就州桥老街功能提升建言

发布时间:2021-06-16

老街改造一直牵动着委员的心。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期间,区政协委员赵志杰、张爱国提出了关于“让嘉定州桥老街不仅仅是打卡之地——疫情后促进消费增长,加快特色服务业发展的一点思考”的提案,建议加强对州桥老街功能提升工作的重视程度;着力增强消费“活力”;进一步明确州桥老街的规划定位;提升州桥老街步行街的艺术品质。

委员的建议受到办理单位的高度重视。主办单位绿洲控股集团多次征求提案人意见,了解提出提案的初衷和想法,并和会办单位——区商务委、区建设管理委、区文化旅游局一起,会商州桥老街改造事宜,表示要从多方面加强对州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提升与建设,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将州桥老街打造成嘉定城市怀旧和深度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在“十四五”期末使州桥老街环境面貌明显改善、配套设施明显完善、风貌区人文魅力明显提升。

具体而言,将集中精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主动作为,全面推动业态调整工作。按照嘉定区“十四五”规划总体布局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州桥业态品质提升的总体要求,决定实施区管企业州桥景区物业经营权向绿洲控股集团归集工作,以提升州桥景区品质,促进“形态、生态、业态、文态”四态融合,形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模式。本次归集范围是清河路以南-察院弄以东-张马路以北(不含张马路沿线,含嘉定别墅)-博乐路以西合围而成区域。今年1月,区管企业州桥景区物业经营权归集工作签约仪式举行,绿洲控股集团与五家区管企业签订了委托经营管理协议。2月,完成了对归集范围内相关物业的信息排摸,排摸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商户业态、转租情况、历史遗留问题等,并形成问题清单。目前正积极寻找专业运营团队,进一步研究州桥景区业态提升的规划方案,并已初步洽谈了太古里、香港崇邦、印象城等多家成功商业项目的运营团队。下一步,将进一步明确州桥景区规划定位,通过与相关机构对接,引入社会资本或专业机构,共同合作打造提升州桥业态,加强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强宣传推介,整合文化资源;学习和借鉴全国各地商业文化中心成功案例,牢牢围绕多业态协同发展要求,适当引进国内外品牌旗舰店、形象店、概念店、体验店等,完善州桥景区业态布局;进一步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研究如何扩大消费群体,计划以餐饮、旅游、文创为主打,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为州桥景区未来成为嘉定文化和商业地标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多管齐下,努力将州桥老街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文化消费集聚地。主要内容包括:多措并举,进一步增强老街文化的兼容性;搭建平台,开启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立足底蕴,开展人文教化高地建设工作;提高站位,进一步优化老街历史风貌。

老街文化方面,重点是要挖掘邻里元素,营造创意社区;传播场景价值,激发文化消费;吸引多样群体,兼容多元文化。

新业态新模式方面,近年来,绿洲控股集团积极推动州桥老街承办各类市集活动,如每年在南大街举办的塔南小集品牌活动、去年年底至今年1月底举办的具有仪式感与节日气氛的大型沉浸式主题活动——“嘉定州桥·青蓝季”孔子文化节延展活动等,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举办丰富活动,凝聚公众情感,唤起市民的集体记忆和地方归属感,以此传播文化价值。用文化赋能业态打造,逐步提升州桥老街4A级景区的形象及流量,促进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着力拉动消费,改善消费者购物休闲体验,提升景区美誉度并打造特色街区。目前上述主题活动已列入《嘉定区打造“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主要任务之一。

人文教化方面,传承弘扬“教化嘉定”文化底蕴,整合州桥老街区域周边的嘉定孔庙、法华塔、汇龙潭等资源,统筹老城古迹和非遗文化资源,共同打造长三角传统文化教育体验基地文化品牌。聚焦嘉定文化品牌定位,以古韵嘉定的现代城市物质,深挖嘉定传统文化遗存,调动嘉定历史文化资源,联动嘉定老城新区,推动城市环境、文化产业与人文气韵有机融合,融合区域内历史人文资源,构建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区域。同时鼓励文化机构与企业参与非遗项目保护与宣传,大力发展老字号、非遗和地方特色品牌。

老街历史风貌方面,为更好地改造空间结构,提塑老街风貌,当前正在开展老城历史风貌区城市设计方案国际竞赛,重点研究空间形态、活力网络、人文风貌及功能业态布局。预计6月底将完成方案优化及成果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重点推进实施的项目。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经验和先进理念,努力将州桥老街塑造为集历史记忆、文化脉络、中国特色、地方特点为一体的步行街。

三是多策并举,打造州桥景区配套功能。主要工作有:全面落实老街改造多项任务;推进老街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提高老街精细化管理水平。

老街改造方面,结合嘉定区“十四五”规划,2020年完成了州桥老街步行街的还原整治和美丽街区的改造提升工作,并将州桥老街步行街相关基础设施和景观功能的提升纳入常态化管理。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老街商铺的立面管控、架空线整治等工作,优化“A级公共厕所”标准化提升等系列便民化措施,美化老街环境卫生,加强绿化节点养护等,强化老街“建筑可阅读部分”功能打造,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研究5G技术并在适当时机应用到景区日常管理运作中,加快建立老街智慧景区功能的覆盖。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嘉定已将提升州桥老街等文化历史街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启动修订编制《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暂行规定》《嘉定区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并将对嘉定孔庙、法华塔开展保护修复;对西大街厚德堂、崇德堂、西溪草堂和人民街王敬铭故居、南大街高氏住宅等历史人文文保单位进行整体修复。同时,将研究制订州桥老街建筑利用方案,积极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一点一策”保护利用方案。

精细化管理方面,落实“美丽街区”长效常态运维管理机制,包括城市保洁、设施管理、立面维护、景观品质和动态管控等工作;借助并发挥好“一网统管”机制平台的作用,用“机器+人”加强街区管控和综合发现处置能力,切实提升州桥风貌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目标是将州桥老街创建为我区精细化管理深耕示范的专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