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政协要闻

政协要闻

政协联线︱“问需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嘉定政协把协商议事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3-07-27 来源:上海嘉定

a******542ec748e1aba35c8ec14d7ceb.jpg

7月25日,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耕善”读书室、“耕治”议事点揭牌成立,标志着两“室点”正式成为市、区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协商议事和开展便民服务的工作点。

“这里有清洁的公共饮用水,工作间隙在这里小憩纳凉,对于长时间在户外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些帮助更让人暖心的了……”在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工作站“耕治”议事点,前来休息的快递员小哥一边喝水补充体力一边告诉记者。

“饮水难”“吃饭难”“休息难”“充电难”是大多数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的共同难题。近来,由于高温酷暑导致的各种“烤”验接踵而至。为解决上述难题,根据政协委员建议,两“室点”正式成为可供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休息、饮水、用餐和手机充电的爱心驿站,受到大家的欢迎。

作为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延伸,嘉定区新成路街道着力打造“耕善”读书室和“耕治”议事厅两个服务站点,两“室点”分别位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嘉定区代表处和新成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交通便捷,群众办事方便,实现了把协商议事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的设想。

据悉,作为嘉定区政协工作在街镇的延伸,工作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好、用好、推进好工作站工作是嘉定区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需要,也是助力上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首次提出地”向“最佳实践地”迈进的生动实践。

嘉定区政协主席杨莉表示,我们一定要更加突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更加突出强化“协商议政”这个主责主业,更加突出强化队伍建设这个履职基础,更加突出平台建设,精心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示范引领载体,着力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转化为参与实践更加完整、机制程序更加健全、平台载体更加丰富、效能优势更加彰显的政协安排,不断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协同推进,提升工作站效能

人民政协为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政协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协商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在基层,党政工作的要事、改善民生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就越多。

为此,嘉定区政协充分认识各个工作站的定位,并将工作站触角向园区、楼宇和党建网格延伸,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覆盖,通过建立议事室、委员领衔的工作室和委员联系点等形式,形成“站、室、点”区域全覆盖,活动经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例如,嘉定区外冈镇工作站按照委员“在一线”、履职“四就近”的原则,将工作站触角延伸至街区、农村、社区、园区四大领域,打造了4个协商议事工作室和众多村居、园区社情民意征集点,串联起各小微网格工作服务岗,确保面上有站、区域有室、线上有点,形成了“协商于民”综合体网格,效果好。嘉定区徐行镇工作站把政协协商与本地独具特色的“客堂汇”进行有机结合,组织政协委员到邻里乡贤、村民组长家中客堂间,与群众进行议事恳谈,延伸了委员履职触角,增添了履职活力。

着力探索创新,深化工作站品牌建设

品牌响不响、亮不亮,关键是要群众说了算,群众称赞和欢迎的品牌,才是真正的品牌。嘉定区政协长期以来致力于创新实践,进一步做响做亮品牌工作。勤于探索实践,在擦亮品牌和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形成更多基层需要、群众点赞、委员欢迎、党政满意的履职品牌。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工作站建设再上新水平。嘉定区菊园新区工作站紧扣新区党工委提出的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社区的目标,致力打造一个阵地,建优一套机制,形成一系列品牌,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在机制建设方面,菊园新区积极推行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力于民、问效于民”为内容的基层民主议事制度,建立了“小微网格圆桌会、单元网格议事会、片区网格合议会、基层治理协商会”的四级网格议事体系,努力探索社区治理的政协方案。

加强协作联动,形成合力,开创工作站建设新局面。例如,嘉定区马陆镇工作站与嘉定镇街道工作站联手,就“横沥河水岸文脉贯通”议题开展“靶向”协商,致力解决街镇“接驳处”的难点问题,取得实效。嘉定区江桥镇工作站联动真新街道工作站,围绕北虹桥发展开展协商活动,充分发挥工作站的联动作用,推动彼此关切议题的落实,效果也不错。

对照新时期新情况、新要求,找准工作站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深入一线、深入基层,问需于群众、问计于实践,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站“协商于民”的工作举措、办法,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同时,强化委员的学习培训。嘉定区嘉定工业区工作站对委员学习培训非常重视,不仅每年制定委员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委员开展党的政策理论、政协业务知识等学习培训,还深入开展“书香政协”“双向荐书悦读”等系列主题活动。


[打印文章] [收藏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