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政协委员工作站抗疫进行时】菊园新区“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政”面疫情 同心战“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菊园新区“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积极响应区政协号召,动员委员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以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为凝心聚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政协力量。
委员工作站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和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并发出倡议,号召委员迅速向“疫”线集结,为疫情防控贡献“政”能量。站内委员不分界别、不分职业、不分年龄,纷纷响应、逆风而行,坚守在“最前线”。
袁佳成委员带领公司员工深入社区一线,他们有的下沉封控社区,有的驻扎属地社区,化身“大白”,搬运、接收、配送来自各方的抗疫物资,协调处置在防疫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同时,袁佳成还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菊卫医务工作者送上食品、水果等暖心物资。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集中隔离点是重要一环,一个隔离点就是一座“抗疫堡垒”。闫海涛委员主动请缨,奔赴陈家山隔离点。隔离点的工作千头万绪,但不能有一点疏漏,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为了守好这座“抗疫堡垒”,闫海涛投身各项高强度工作,协调解决物资配给、车辆安排、人员转运等“急、难、愁”问题,以冲锋者的姿态、守护者的身份奋战在抗疫一线。
在疫情防控中,工作站作为推动委员履职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委员在战“疫”一线做好“委员作业”、答好“履职答卷”。
工作站在精准获取基层一线最为急迫需求的基础上,形成“需求清单”,将“委员资源”和“基层所需”精准对接,激活疫情防控“末梢神经”。金军委员化身“大白”和“小蓝”,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他在带领员工定点帮扶菊园新区嘉富社区时,针对小区老龄化较高、疫情期间配药难的现实状况,因地制宜组建了一支“配药小分队”,并探索出分工服务模式:将小分队划分为两个“配药组”、一个“财务组”、一个“登记发放组”;专人负责接单—汇总整理—派单—去医院配药—核对分药—送药等各个环节流程。“配药小分队”逐渐运转自如,每天能为30—40位居民解决配药需求,全力保障社区居民配药“最后一百米”顺畅运行。金军还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20多个隔离点和方舱医院项目的建设。
石沂波委员当好疫情防控“贴心人”,她用爱感知,努力为辖区居民做好情绪疏导、缓解心理压力;面对居民对生活物资保障等问题产生负面情绪时,用情用心做好安抚。刘宏佳委员完成在线教学工作同时,周末化身“大白”,带领同事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战“疫”不懈,履职不歇。疫情以来,工作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委员们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以各种形式支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为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顾崟涛委员积极献计出力,策划启动了“菊园新区复工复产法律云课堂”项目,针对企业在疫情期间用工中常见的纠纷进行法律宣讲、政策解读和案例分析,以实际行动助力复工复产。
工作站的委员在投身抗疫的同时,还积极建言献策。梁凯轶委员就抗疫一线人员部分应急保障物资配备不足,提出了具体应急保障物资清单的建议;刘岩委员建议要充分考虑封闭小区居民的紧急用药需求,在社区卫生中心或医院预留提供配置常规药品的渠道,由居委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进行代配药;金华君委员就加强灭活疫苗接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了建议……这些社情民意信息陆续被市、区政协采纳。